我的特邀调解日记2
2023年10月13日 星期五
讲述人:刘秀才
有了第一次调解成功的经验,我信心倍增,认为只要坚持公正与耐心,调解就不是难事,这样给自己打了打气,我又打开了“冀时调”平台查看新的推送案件。
这是一个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案件。2023年9月3日,原告闫某通过中介来元氏二手车市场购买半挂汽车,看中了一部八成新的解放牌半挂汽车,通过交涉定价26万元,闫某没有犹豫当场转账给被告李某3万元定金,并签订了买卖合同。几天后提车时,闫某和爱人一同前往,但双方未谈拢,闫某爱人决定放弃购买,并要求返还订车时给付的3万元。李某以合同中约定买方单方违约定金不退为由,坚决不同意退款。闫某见退钱无望,一纸诉状将李某告到了法院。
元氏县是个运输大县,二手车交易多,其中最有名的华北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每天交易几十部半挂车。我本身在汽贸行业多年,自认为轻车熟路,想着这个案子肯定很快拿下,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得那样顺利……
小小委屈几乎放弃调解
通过电话,我和原被告多次沟通,双方各说各话,互相指责,调解陷入僵局。我想应该把二人叫到一起面对面调解,但闫某已购买新车,不愿意耽误运营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时间约见,我也理解闫某的顾虑,就跟他说:“知道你的时间紧张,这样吧,你出车路过石家庄的时候告诉我,咱就抓晚上休息的时间见个面说说。”
10月4日晚上,我们见面了,原被告一见面就吵翻了天,调解根本无法进行。我费了半天劲才止住了他们的争吵,“今儿可是中秋、国庆团圆庆贺的日子,人家都在家过节阖家欢乐呢,咱在这吵也太不合适了,俗话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大过节的,咱都不容易”,双方的情绪终于有所缓和,但还是对返还金额的想法差距太大,当场表示不调解,法庭上见。我非常生气,愤懑地想这谁不想在家好好过节啊,好不容易把你们聚在一起说和一下,还互不礼让,那就中止调解!
大大鼓励重燃调解斗志
10月10日,法院召开了驻院庭特邀调解员工作座谈会,会上就我调解成功一案,王景林专委特意提出表扬,希望我们特邀调解员再接再厉,不断提升调解能力,促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的司法需求。
听着夸赞,我羞愧得低下了头,又想起了二手车买卖合同纠纷这个案子,“法院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法官也给了我们不少指导和帮助,既然走上了这个岗位,就要干事,畏难怎么行呢,调解要这么简单的话,谁还上法院啊!”
“调解路上绝不轻言放弃”,我在心里默默对自己说。回去后,我重温了今天座谈会分享的经验和知识,晚上我又认真回忆了原被告的说辞,梳理了调解重点,确定了新的调解方案。第二天,我先联系了原被告的买卖中介,透露了我的调解意向,让他探探双方口风,信息马上反馈过来,闫某和李某有意再接受调解。好!趁热打铁!让被告李某作出让步是调解的关键。第一步先作李某的思想工作,给他做了案件的法理分析,李某说合伙人不同意退款,我说:“你的合伙人是被告吗?他打架看热闹,可你是当事人呀,履行义务的是你自己。”李某这才幡然醒悟,初步接受了调解方案。我舒了一口气,紧接着作原告闫某的思想工作,让他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哲理,接受调解是最低成本、最高效的解决办法,不要纠缠在诉讼中,不然只能两败俱伤。闫某认识到自己过于执着,愿意接受调解。事不宜迟,马上确定第二天到法院进行面对面调解。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和立案庭张志强庭长作了汇报,张庭长就案情做了分析,我请他现场参与指导。约定的时间到了,双方的影子都不见,看来调解就像钓鱼一样,着急不得,要稳坐钓鱼台,有张庭长坐镇,我心里有底,自然也泰然处之。后来,双方一前一后到了,按照调解方案,直接开门见山,不再纠结谁对谁错,以免陷入争吵的漩涡。张庭长也直接就案情法理进行了讲解,原被告终于同意和解,双方互相表示了歉意,握手言和。被告李某当场转给原告闫某两万元,原告闫某当场写了撤诉申请。
调解不易,才需要我耐心的迂回,需要我不弃的坚持,忽略自身的感受,把自己变成“当局者”,置身纠纷当中,站在当事人角度抓住问题关键,再明晰法理情理,调解工作就离成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