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元氏法院蟠龙社区法官工作站包联法官助理和特邀调解员共同调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双方当事人当天就收到了元氏法院出具的调解书。当事人吃了“定心丸”,对法官工作站扎实亲民的工作作风和不偏不倚的调解结果心悦诚服,也对元氏法院“能动司法+诉源治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
基本案情
2016年,原告王某与被告牛某约定由原告向被告位于石家庄水岸新城工地提供围挡,原告如期履行了供货义务,但被告未依约结算货款。经原告多次催要,2021年被告通过微信给付原告1000元,并承诺2023年春节前付清,但一直未给付,至今仍拖欠原告货款2.1万元,原告遂将被告诉至法院。元氏法院通过“冀时调”平台将案件推送到蟠龙社区特邀调解员何晓霞名下。
调解经过
特邀调解员何晓霞经过前期了解,得知被告牛某在石家庄水岸新城工地的工程款至今未结算,并且2022年因为脑出血住院后一直未完全康复,导致家庭生活困难,一时难以支付货款。
8月30日上午,特邀调解员何晓霞将原告代理律师及被告约到蟠龙社区法官工作站,对原告代理律师详细说明了被告的家庭生活情况,原告代理律师表示理解被告生活情况,可以减免利息及部分货款,但要求一次性支付货款。被告表示目前无固定收入,一次性偿还困难,至此,调解陷入僵局。
特邀调解员何晓霞及时与包联法官助理联系,包联法官助理第一时间赶到蟠龙社区法官工作站参与到调解工作中来。经过对案情及前期调解情况的了解,包联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先与被告进行沟通,得知被告承认欠款并表示确实无法一次性支付,而且其与原告相熟很久,也不愿意拖欠货款。后包联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与原告代理律师进行沟通,详细说明了被告目前的生活情况,一次性履行确实困难,提出是否可以分期履行,并说明了原、被告相熟及被告愿意支付货款的意愿。经过耐心调解,原、被告达成一致意见,确定了分期偿还的时间及金额。当天下午,原、被告双方就收到了元氏法院出具的“诉前调书”案号的民事调解书。
“能动司法+诉源治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之举,元氏法院坚持把多元解纷机制挺在前面,依托法官工作站、法官工作室,充分发挥包联法官和特邀调解员的作用,既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又缓和了诉讼中的对抗性,“柔”性地化解了社会矛盾,节省了司法资源。同时,通过出具“诉前调书”,赋予了诉前调解案件强制执行力,解决了双方当事人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