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安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不少人在自家的墙头上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但也因涉及隐私引发邻里纠纷。8月21日,元氏法院南佐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因安装监控引发的案件。
基本案情
张某和解某是南佐法庭辖区同村居民,双方不仅是邻居关系,而且是亲戚关系,双方关系曾非常要好。今年上半年,解某在自家房上安装了摄像头,把张某家也纳入了监控范围,这让张某心里十分不舒服,只要一看到摄像头,就感觉自己受到了监视,两人的矛盾更加激化。张某曾多次求助村委会和派出所协调,但都协调无果,于是一气之下,一纸诉状将解某告上了法庭。
调解过程
南佐法庭在收到起诉材料后,对案件进行“把脉”,带着发现问题的眼睛“跳出案件看案件”,充分发挥司法的能动性。通过敏锐的识别,判定安装监控事儿小,“置气”成分占大。考虑到双方邻上加亲的关系,为避免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造成难以预测的后果,便决定将双方的纠纷化解于立案前。
南佐法庭干警先是将居住在辖区内的原告邀请到法庭,向其了解案件具体情况,张某愤愤地说:“他家装的摄像头,把我家拍的一清二楚,我们一点隐私都没有了,吓得我们在家里连窗帘都不敢拉开。”在陈述中又把两家因为80公分的相邻宅基地权属问题扯了出来。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摄像头,背后还隐藏着两家人深深的邻里纠纷。考虑到原告曾向村委会寻求调解,南佐法庭干警又联系了村干部并赶往村委会了解情况。在充分了解了双方的矛盾之后,工作人员当即前往现场勘查,发现解某安装的摄像头具有摄录、可旋转功能,当摄像头转动到张某家一侧时,确实可以看到张某家部分院内情况,对此解某解释说:“安装摄像头并不是为了监控张某家,而是为了保护自家安全”。调解现场,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法庭干警见此及时制止了双方的争吵,决定背对背调解,引导他们从邻里和睦的角度出发,互相换位思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说服教育、讲解法律、分析利弊,最终解某同意调整摄像头的拍摄角度,只监控自家范围,而张某在看过监控画面之后也满意地点了点头。至此,一起因安装摄像头引发的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离开时,张某一家和解某一家对南佐法庭的工作人员连连表示感谢,表示“南佐法庭实质化运行后,真是为我们带来了方便”。
南佐法庭作为法院的派出法庭,既处在践行司法为民的前沿阵地,也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肩负着为乡村振兴、为边远辖区提供司法服务的重要使命。南佐法庭的实质化运行,既可以向辖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立案、审理等“一站式”服务,又能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的关怀和温暖。
下一步,南佐法庭将持续推进实质化运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以“能动司法+诉源治理”工作为指引,聚焦前端治未病,积极主动作为,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支撑和优质的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