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木棉花开
  发布时间:2022-06-21 15:00:40 打印 字号: | |

作者:李路英
 

   走进一个城市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而广州却不是这样。走进它的街道,首先映入眼帘让我叹为观止的是满树芬芳的红云,惊叹之时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这是木棉。听说是木棉似乎更激了我的浓厚兴趣,因为木棉的名字我是仰慕已久的。 

   哦,这就是木棉。它高高耸立在路旁、山坡,高高的枝杈上簇拥着火红的花朵。木棉花很红,红如烈焰,红如朝霞;木棉花很艳,艳若鲜血,艳若朱丹。正是仲春时节,也是作为广州市花的木棉花正烂漫于树顶云端,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时候。
   木棉花开的季节,是一个处处弥漫温暖的季节,在这个南国都市这种温暖自不必说,它在木棉花的衬托下让人感到炎热的天气迈着它的迅捷步伐正豪迈走来。
   木棉花,有人称之为“英雄花”。之所以称它为“英雄花”,据说就连它的坠落也分外的豪气,洒脱,超然。“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  

   最早知道木棉这个词已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应该是很小的孩提时代,那时也只知道它是一种亚热带植物而已,并无过多了解。真正将木棉植根于内心,还是由于舒婷的那首《致橡树》。这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讴歌的是一种伟大、高尚的爱情,诗人并没有将自己比作矫揉造作的花花草草,诗人大胆地将自己喻作一株昂然向上的木棉,它愿与橡树比肩并立,风雨同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得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首曾经在诗坛引起一定震动的诗歌在中学时代同样震撼了我的懵懂心灵,不过那时并没有见过木棉,对木棉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对作品的虚幻想象。尽管如此,一直以来,直到现在,这仍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
   真正看到了木棉,感觉到木棉的确是一种比较另类的花,也许是汲取了亚热带灼日所特有的能量吧,红红的花朵真有烈焰熊熊的感觉,说它燃烧并不过分。再就是它怒放枝头,“欲与天公试比高 ”的非凡气度。但真说它是英雄之花,我却感触不深,也不知是否有什么典故。倒是舒婷关于爱情的比喻很是贴切,就是这首诗在变革时代在人们的心中树立了一种新的爱情观,这首诗应该不只是开诗歌的先河,也是爱情价值观的一面旗帜。
   木棉花是孤独的,立于枝头,却无绿叶的陪伴。有人说:“木棉花与叶是对凄婉恋人,每一季孤独的等候只为彼此的一个模糊背影,木棉花开放的阴天,记忆却定格成晴天。”但我们也可以说木棉花是清高的,清高到独自傲立枝头。

   木棉花是热烈的,热烈的它饱含激情,将炽热火红的心呈献给这个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真正的爱情之花。这种爱是少男少女的炽烈,是两情相悦的娇艳,是天长地久的永恒。
   芳华满树,缤纷绚丽。它的美,美得卓尔不群,美得轰轰烈烈,美得磊落灿然,美得超脱世俗。这一点也许正是它的不可多得之处,也是群芳竞艳所无法比拟的。正如杨万里所写的:“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政治部
联系我们

石家庄元氏县人民路47号

电话:80672888

传真:80672789

院长热线:8067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