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文学
《致加西亚的信》之辩证心得
  发布时间:2022-06-21 15:20:42 打印 字号: | |

作者:李路英
 

   一百多年以前,美国的艾尔伯特·哈伯德写出了《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准确的说它只是一篇文章),那一年是1898年,据说此书在有史以来全球最畅销图书中排列第六名。一八九八,戊戌变法。中学时候就是这样背诵的,那就是中国当时所处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中国不可能会有《致加西亚的信》这样的书,它也不会影响中国那个时代的任何人。但它最终来到了中国,来到了中国就影响了一定的人群。  

   《致加西亚的信》以一个故事开篇: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马上与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加西亚将军隐藏在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因而无法送信给他。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地与他建立合作关系。有人对总统推荐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如果有人能找到加西亚将军,那个人一定就是他。于是,他们将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信——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徒步穿越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在三个星期之后将信交到加西亚手上。现在之所以说它是一本书,因为书中还包括了其他相关的一些文章。我也阅读了其中关于罗文送信全过程的文章,的确作为一个军人,罗文在接到任务后毫无犹豫,这也许是军人的天职所在,正如文中所说:“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当一个人的荣誉甚至他的生命处于极度的危险之中,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军人的命运掌握在国家的手中,但他的名誉却属于自己。生命可以牺牲,荣誉却不能丧失,更不能遭到蔑视。”他在送信中也确实历经了许多艰辛和生命危险,但他最终完成了任务。他也从一个美国第十九步兵部队的一等中尉晋升为骑兵团上校副官。《致加西亚的信》意在用一些碎小或触人的事例和反复的说教倡导“对上级的托付,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去完成任务”的一种敬业精神。虽说此书销量很大,但读过此书的人感受不一,对此书褒贬也自然不一。
   值得肯定的当然要首推罗文的这种雷厉风行,无私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战争年代或许会决定战争的成败,在和平年代或许会激励人们成就大业。对于一个军人来讲,这种精神或许是胜利的法宝,对于一个普通的人而言这种精神也会给人以豪气。
   当然罗文的独立创业和敬业精神也值得推崇。干一行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好它,军人更是如此。他接受任务后就开始了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具体运作,离开了部队他也就脱离了群体,一切行动计划、程序以及行动中的随机应变能力都在此得以体现。
   正如序言中所说的一句话: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重提“忠诚”、“敬业”、“服从”、“信用”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但是,所有的喜欢本书的老板仍希望把这本书作为一本企业教科书,而实际上这本书是所有居于管理者地位的人都喜欢的,因为他们不仅需要罗文的无私无畏精神和独立完成工作精神(注意:这种精神绝不是前面所说的独立创业精神,因为老板不一定喜欢你的独立创业),更需要你的忠诚和服从。这也正是许多企业领导者向下属推崇这本书的根本原因。这让我想起了另一本书,费尔拉·凯普的《没有任何借口》。它是美国西点军校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没有任何借口”也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大约六、七年以前我就在一个企业见到过这本书,上千人的企业他们的员工是人手一册(我们据此也可以看出这类书为何成为畅销书的原因)。作为军人这种理念也许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服从就是天职。作为企业员工应该就有些不同了,其他行业呢?就更不同了,因为我们毕竟有原则,有民主,不是“家长制”、“一言堂”,而且我们不仅需要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更需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超前发展。反之,束缚了人们的观念,羁绊了人们的手脚却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认为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感受《致加西亚的信》这本书。

 

                                                                    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政治部
联系我们

石家庄元氏县人民路47号

电话:80672888

传真:80672789

院长热线:80672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