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息 元氏县人民法院研究室编印
2015年第16期 2015年7月1日
元氏法院开心理课、为法官减压
近年来,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法官的审判任务也不断增加,法官加班加点工作已成为家常便饭,审判任务日益繁重,案件难度越来越大,为缓解压力,元氏县人民法院邀请心理学专家为法官们上了一堂心理辅导课,以缓解法官们的心理压力。
课堂中心理学专家对法官的心理压力来源总结了一下几点:
1、办案任务繁重,经常加班加点。一线办案法官人数少,案件多,法官们经常晚上或者周六、日加班写判决,加班加点成为法官们工作的常态,经常紧张繁忙的工作使干警们身心得不到及时的舒缓和调节。
2、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案件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出现的非法集资、占地补偿案、非法拆迁等类型的案件,案件情况复杂,往往涉及人数也较多,这些新类型、高难度的案件使法官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3、当事人的行为也给法官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法官的裁判结果必然是一方胜诉,一方败诉,某些败诉方输了官司会迁怒于法官,甚至还会对法官无端指责、无理辱骂;赢了官司执行不到位的也还是会怪罪于法官。
4、来自内外环境的压力。从法院内部环境看,法官与行政机关人员相比,法院的要求较高、管理更严、责任更重,但职级晋升的机会却很少;法官收入较低,工作与待遇脱钩,缺乏激励机制。从法院外部环境看,由于全民法律素质和法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法官职业的权威性和特殊性并未被社会普遍认同。
针对以上压力,心理学专家提出以下对策以缓解法官们的心理压力:
1、自我调整心理压力,学会在自我调适中释放压力。努力树立亲民作风,慎独、慎行、慎言,学会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加强学习,实现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和谐。
2、加强心理疏导,放下包袱,轻装前行。法院应定期邀请心理健康咨询师来基层法院讲课,对法官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调节,以增强法官的荣誉感、成就感,疏导和排解因繁重的工作带来的紧张、压抑和烦恼的心理。
3、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宣传作用。树立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事迹,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待遇,引导激励干警以先进为榜样奋发进取。
4、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适当组织文体活动,通过各类文体活动引导工作人员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提高品位,从而改变不良的心理、转移不良的情绪。
通过这堂心理辅导课使法官们对自己的压力来源及缓解措施有了清醒的认识。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法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更好的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实现司法为民和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