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人民法院院长 温满
我于2012年2月初调元氏法院工作。到任后,我首先熟悉情况,拜访县委、人大、政府、政法委主要领导、和法院班子成员、中层干部以及部分一般干警进行座谈,了解元氏法院的实际情况。同时,谋划2012年法院的工作。3月31日,召开了法院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今年的法院工作。两个多月来,法院工作按照党组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运行良好,各项工作小有起色。今年上半年主要抓了以下六项工作。
一、审判管理
去年,元氏法院在全省审判质效考核中,名列全省倒数第一,并且今年1月份的各项数据也是全市倒数第一,与其他法院差距还比较大。而我,在市法院工作时是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所以,无论从个人感情还是工作角度,都应该把元氏法院的审判质效搞上去。为了加强审判管理,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是成立专门机构,建章立制。针对法院多年来没有专门的审判管理机构的现实,成立了审判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绩效考核工作。确定2012年为法院“深化审判管理年”,制定了《审判流程管理规则》、《案件差错追究办法》、《关于诉前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审委会工作规则》等一系列的审判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案、管事。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明确责任。为解决质效考核项目底数不清,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我院结合审判流程管理和质效考核,对全体干警进行了业务培训,使每位干警对审判管理流程的操作和质效考核的项目与权重做到熟知熟会,底数清晰。同时,还实行了严格的案件信息输入录入责任制,强化了对案件信息录入的管理,作到录入工作分工明确,录入阶段责任清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保证了审判信息的准确真实。
三是实行结案责任制,定期通报。案件审结后,主审法官经庭长批准后方可结案。审判人员把诉讼卷宗交审判管理办公室确认并进行核对,由审管办在专门的电脑上点击系统结案,防止漏项、缺项。对各庭和每个审判员的结案情况及效绩考核项目,每周进行一次通报。
四是实行绩效考核、奖优罚劣。出台了《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根据立案、审判、执行、综合等不同部门,制订了部门岗位目标,把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以调解率、撤诉率、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当庭裁判率等指标量化到各审判业务庭,把信息、调研、档案、司法统计等项工作量化到各综合部门,对每个干部的职、责、权作了明确的界定。各部门根据个人岗位目标和部门岗位目标以及全院的共性目标,把岗位目标分解落实到人,对岗位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实行了责任制管理。考核方面,实行一月一考核,审管办侧重对审判业务庭的考核,纪检组侧重对综合部门的考核。对部门和个人岗位目标的完成情况每月通报,通报各个业务庭及法官结案率、调解率、撤诉率等案件质量、效率、效果指标。并对主要指标进行打分,对业务庭和法官个人,排名次、比位次。半年初评,年终总评。通过绩效考核机制,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使岗位目标责任制达到强化审判绩效管理的作用。
通过抓审判管理,质效考核全市排名有所提升。与1月份相比,5月份结案率上升37.17%,调解率上升22.31%,陪审率上升67%,当庭宣判率上升9.59%,一审简易程序适用率上升13.55%。
二、为经济建设服务
审判工作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在服务经济建设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出台了《元氏县人民法院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增强法院干警的司法能动意识,努力为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
二是走访企业,了解需求。我带领两名副院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先后走访了诚信公司、实用气体公司等企业,了解企业对法院审判工作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广泛的法律服务,以服务促企业发展。组织法官深入辖区内重点企业,运用司法建议等方式,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提供合同咨询和合同审查方面的服务,增强企业预防与应对经营风险的能力。同时开展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拟于近期组织资深法官到诚信公司等企业为职工授课,讲解《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把优化发展环境和为经济建设服务贯穿于各项审判之中。对各项审判涉及优化发展环境和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真正把司法为民落到实处,变被动为主动地为企业服务。
四是根据县委的安排,抽调15名干警进驻全县5个经济较落后的村庄,化解社会矛盾、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驻村干警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帮助各村整治村容村貌、建立两委办公室、图书室,受到驻村群众的好评。